古老自由的源泉(序)

Zhongjing Liu | 劉仲敬
2 min readOct 27, 2016

信任和勇武構成一切政治德性的最初來源,在宗教和習俗的保護下積累文明的燃料。物滿則溢,文明是德性積累越過閾值的產物。

德性產生秩序生產力,秩序輸出產生政治共同體。人類將複雜共同體生產、積累、汲取和燃燒德性的運作機制稱為文明,將秩序的輸出、輸入、交融和衝突稱為歷史。文明為了釋放更加美麗的煙花,自然會不斷產生更加便利的德性開發技術。票據的技術如此出神入化,以至於持有者開始妄想代用券終將取代其代表的黃金。隨著可兌換性的消失,最終的清算不可避免。煙花之後,唯有灰燼。末人的灰燼不同於蠻族的燃料,猶如開發不同於積累。

人類共同體大體沿著蠻族 — 希臘 — 羅馬 — 埃及的順序,從原始豐饒的黑暗回到原子末人的黑暗。文明在希臘(多國體系和各等級共治)和羅馬(世界帝國和民主平等)之間,點燃的煙花最為璀璨。然而秩序的開發和消費超過生產和積累,也就是在這個季候。羅馬秩序是文明叔季的最後正義,然而歸根結蒂不過是揮霍封建自由及其私性契約權利的積蓄而已。如果古老自由的生命力最終耗盡,埃及的萎靡就會接替羅馬的偉大。埃及(吏治國家和散沙順民)在文明的餘燼中取暖,等待黑暗來臨。

現代士大夫已經不能理解古老自由的真正源泉,一味陶醉於下游的濁水。他們將蠻族和埃及混為一談,當做現代化的初等生,把季候差異視為制度差異,用妖妄的鍊金術折磨萬國與萬民。歷史理解力的衰退本身就是季候演化的產物,預示著熟極而敝的秋天。他們是秋季的摘果人,卻不理解自己所在的世界。只有播種者才需要理解古老自由的源泉,在甜蜜的果肉中保存堅硬的種子。

羅馬不是為自身的榮耀而存在的,猶如果實並非為自身的甜蜜而存在,守先待後是她的命運(destiny)。她遵奉冥冥之中的神意,在煙花最盛之際保存文明的種子,黑暗重返之前將種子撒向未來的蠻荒。灰燼的腐蝕性消弭之後,種子萌發的幼芽才會享有繼承世界的機會。種子最清楚守先待後的意義,不會懷疑神明的智慧。

本文摘自劉仲敬於2015年出版的《守先待後:思想、格局與傳統 》

--

--